止跌回升 出版业加速与互联网融合

时间:2016-07-11

  全球出版业止跌回升、出现复苏,这对于行业来说当然是好消息。但互联网背景下,图书出版业必须调整转型,借助互联网思维推动出版业发展。

  2016年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,各参展单位积极性高涨,参展商数量增长了20%。其实,出版业的乐观情景不仅出现在中国,在过去两年间,全球出版发行止跌回升、正在复苏。2014年,美国出版业同比回升了8%,2015年初步统计为同比增长2.8%;德国出版业回升了2%,整个欧洲出版业回升了1.5%。

  尽管纸质阅读呈现回暖态势,但目前互联网信息已渗透到科研、生活以及社会发展各方面。在此过程中,出版业要很好地了解当前态势,更加自觉地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,使出版、发行工作跟得上信息革命、信息技术进步的态势。

  目前,出版工作发生了哪些变化?首先是知识生产传播版图的变化。在传统印刷业时代,出版商、发行商几乎包揽了知识生产及信息的传递工作。由于信息技术革命,传播主体已经变成了谷歌、亚马逊等。其次,知识生产传播内容数字化,数字化生存已成为主体。再次,知识生产传播的样式发生改变。过去,一种书刊生产出来后,通过书店购买、邮局订阅等传播方式;现在打开互联网就可以单次付费或公开获取免费信息,这一趋势还在进一步发展。第四,知识生产的传播成本大幅降低。2000年,海外核心期刊每年的订阅费为2500元1种,如今已经降到不到1700元1种,单篇论文从14美元降到75美分,大量的信息越来越便宜。第五,知识生产的传播理念发生改变。对于出版的功能定义,过去3年中,一些重要的国际科技公司已做了重大改变。世界上先进的出版商提出了要做专业信息和知识解决方案的提供者,知识生产与传播已经与科研、经济发展和生活深度融合。

  当下,随着知识和信息在社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如何将出版与信息结合好是全行业应思考的问题。

  出版业究竟能做什么?关键是提升出版物质量。出版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之所以成为重要资源、重要工作,在于出版业对人类的思想创新、科学发现、技术进展、管理经验和文艺作品进行注册登记。同时,出版工作通过版权保护,把作者的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,通过出书、文章、期刊登记后,确定了作者在社会文化史、科技史上的地位。此外,通过出版的专业劳动,以作者和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加工整理,并逐步形成标准化。出版也把知识信息广泛传播,推动社会进步,提升读者素养,为当代和后世留下知识和信息,使人类可以永续使用。

  出版业也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带来的影响。未来,信息技术对于提升出版工作水平,有4点值得关注。

  首先,数字化是根本。信息技术的进步建立在计算机技术、通讯技术的发展之上。对出版业而言,最根本的是将各种各样的纸质信息,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快速检索、建立与传递。数字化是知识加快传播的信息技术的根本,中国出版业在数字化方面需要与国际进一步接轨。

  其次,工具化。在数字化基础之上,出版社加工的成本与方法都发生了革命性改变,大量的工具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出版的各个环节,每项科研的进展都能够迅速地提供给出版社。国外出版单位相互竞争的关键是专用出版工具的数量,工具的使用使出版的信息量更大、更专业。

  再次,平台化。平台化建立在数字化和工具化之上。如今,作者与出版商同处一个平台上,能够做到信息对称。近两年,国内的相关平台也在快速增长,如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建立的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云平台“爱童书”等。这样的平台对发行业会产生挑战,但如果发行商与出版商能够很好地进行整合,则将会推动出版业发展。

  第四,协同化。由于信息技术进步,使得信息的搜集、使用、传播需要各个方面协同发展。